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数学

  • 一类数论函数方程的可解性的讨论

    张四保;陈盈颖;

    为简化形如γ(φ_2(x))~k=S(SL(x~?))的方程正整数解的讨论,讨论了形如γ(φ_2(x))~k=S(SL(x~?))的方程可解性,给出了其一般方程某些正整数解的形式以及在讨论正整数解时某些量的范围.利用所给出的结论讨论了形如γ(φ_2(x))~k=S(SL(x~?))的两个具体的方程,给出了它们所有的正整数解.

    2025年04期 v.4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3维趋化-流体简化模型解的爆破准则

    闫念念;朱尹;

    研究了一类趋化-流体简化模型在3维情况下解的爆破准则,即若种群密度和营养物质浓度满足适当条件,该模型的解在3维情况下全局存在.该爆破准则对流体速度未加任何约束条件.

    2025年04期 v.49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基于COWA算子的区间组合预测的均方误差分解及其应用

    张琦;陈华友;余纾涵;汤天健;

    针对连续区间有序加权平均(continuous ordered weighted average,简称COWA)算子在区间型数据上的加权算术平均组合预测方法,提出区间上下界误差协整系数、区间不一致性测度等概念.利用COWA算子,得到了关于区间数据的组合预测均方误差指标分解的表达式.结果表明组合预测均方误差与各个单项预测方法的均方误差、区间上下界误差协整系数成正相关,而与单项预测方法的区间不一致性测度成负相关.并讨论了基于COWA算子区间组合预测以及单个预测方法均方误差分解的数学性质.为了验证分解框架,对两个数据集进行了4种单项区间预测,利用不同的组合预测,给出相应指标大小,验证了影响区间均方误差大小的各项因素.该研究为单项区间预测方法的遴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04期 v.49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基于序列重构的VMD-SSA-LSSVM组合模型短期碳排放预测

    徐正林;程志友;张帅;杨猛;

    针对碳排放数据的随机性及波动性因素所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序列重构的VMD-SSA-LSSVM(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sparrow search algorithm-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组合模型进行短期碳排放预测.首先将区域的碳排放数据序列经过VMD进行分解得到4个不同中心频率的子序列和一个残差序列,降低数据不规律性对碳排放预测带来的干扰;接着对分解后的各个分量进行序列重构,提高对突变点的预测精度;然后根据不同分量各自的特点,使用SSA优化核函数中相关的参数,对重构后得到的各个序列建立SSA-LSSVM预测模型;最后将所有序列的预测值融合得到预测结果.算例结果表明基于序列重构的组合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短期碳排放预测的精度.

    2025年04期 v.49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物理学

  • 3维Bénard磁场微极流方程组的整体适定性

    宫雪晶;马宗立;

    研究了3维情形下带有耗散项和阻尼项的不可压Bénard磁场微极流方程组的整体适定性,结合阻尼项对耗散项的作用,证明该方程组的强解存在且唯一.在满足δ>1的两种情况下,先用能量估计的方法证明了Bénard磁场微极流方程组整体强解的存在性,然后用作差估计的方法证明了所得强解的唯一性.证得加温度项的磁场微极流方程组也存在整体适定性,实现了对先前已有研究结果的推广.

    2025年04期 v.49 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储气库粗糙石英纳米孔内三相流动的分子模拟

    钱锦;毕滢;贾晓天;郝有志;卢德唐;

    枯竭油藏可转化为地下储气库,在此过程中,多轮注水和注气则会引起三相流动.该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微纳米尺度分析了枯竭油藏中粗糙石英纳米孔内的流动特征,并研究了其诱导的三相流动和吸附现象.研究表明,在三相流动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吸附分布,气体分子会使粗糙壁面上的油分子解吸,从而促进油分子的流动,提高原油采出率.

    2025年04期 v.49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电子与自动化技术

  • 基于多头卷积注意力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算法

    安林;郑玉平;竺德;李明胜;高清维;

    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类型多样且特征耦合性强,这给电能质量扰动识别和分类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提高复杂环境下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识别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头卷积注意力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算法.首先,为了减少模型的复杂度,设计多尺度残差卷积模块重建扰动信号特征;然后,为了解决因卷积核感受野有限导致的识别不清等问题,设计了多头卷积注意力模块捕捉扰动信号时间序列的全局依赖关系,实现扰动信号全局特征与不同尺度的局部特征相融合;最后,利用全连接层将高维的特征信息映射到低维空间,并通过Softmax分类器实现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识别与分类.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能够快速提取单一和复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特征;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不同信噪比下均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验证了其鲁棒性.

    2025年04期 v.49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一族具有高增益的准分裂源逆变器

    孟祥瑞;房绪鹏;王剑;张信宇;

    逆变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在电力系统各种工作场景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分裂源逆变器(split-source inverter,简称SSI)因使用了较少的无源元器件,因此在实现调制因数和升压占空比的同时实现了其逆变功能,但是这种类型的逆变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电压增益并不高.为有效提升电压增益,基于反Γ源阻抗网络,提出一族新型的分裂反Γ源逆变器(split anti-Γsource inverter,简称SAΓSI),而且与分裂源结构相结合提出了SAΓSI-1逆变器.同时,为消除漏感所引起的电压振荡,对SAΓSI-1逆变器进行适当改进并添加电压钳位单元,又提出了SAΓSI-2,SAΓSI-3逆变器,以此有效提高这种类型逆变器的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电路仿真和具体实验等综合论证并验证了这种分裂反Γ源逆变器的可行性.

    2025年04期 v.49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 梁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

    张辛阳;谢曦临;

    运用线路法和生态学典型样方法,对梁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梁子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利用、合理开发及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495种,隶属于86科291属.含20种以上的大科和较大科为该区种子植物的优势科,含4种以下寡种属和单种属是组成保护区种子植物属的主要部分.86个科可划分为7个分布区类型和4个变型,291个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9个变型,且保护区内含中国特有属2属2种,体现出一定的古老孑遗性.保护区内共有96种植物群落类型,Patrick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在3~21之间,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在0.355 7~2.836 2之间,Simps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在0.502 5~0.926 7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在0.351 8~0.957 4之间.可见,保护区中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区系符合保护区所处的北亚热带中纬度地域特点,交汇过渡性明显,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为保护区内的珍稀保护动物和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本底环境.

    2025年04期 v.49 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长春市4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及其入侵风险分析

    吕泽良;姚颜莹;程林;张庆贺;任启彪;杨利民;

    在吉林省长春市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中,发现4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即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 L.、白毛马鞭草Verbena stricta Vent.、望江南Senna occidentalis(L.) Link和赛菊芋Heliopsis helianthoides(L.) Sweet.笔者介绍了该4种归化植物的分类学特征及发生生境,并对其在长春市的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估.得出刺果瓜为恶性入侵植物,白毛马鞭草为有待观察植物,望江南为一般入侵植物,赛菊芋为局部入侵植物.

    2025年04期 v.49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贵州省6种兰科植物新记录

    李晓芳;徐建;安明态;郭应;刘芳;邹华凯;韦堂航;

    报道了贵州省6种兰科植物新记录,即瘤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japonicum、黄花白点兰Thrixspermum laurisilvaticum、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南湖斑叶兰Goodyera nankoensis、峨眉竹茎兰Tropidia emeishanica和高山鸟巢兰Neottia listeroides,对其主要识别特征、地理分布信息进行简要描述,并提供彩色照片.这些新记录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省野生兰科植物本底资料,而且对贵州省兰科植物区系及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4期 v.49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青海湖哈尔盖地区高原早熟禾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李玲玲;王恒生;汪子健;夏涵;方晨晖;陈延松;

    为了建立青海流域高原早熟禾土壤微生物基因库,探究高原早熟禾群落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笔者以哈尔盖高原早熟禾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以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隶属62门113纲248目518科1 604属5 671种.其中根际、非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均为变形菌门(48.9%,45.4%)和放线菌门(33.2%,34.9%),而优势真菌主要是子囊菌门(3.1%,3.4%)和担子菌门(2.6%,3.1%).经LEfSe分析发现,属水平上根际土壤具有4属差异微生物,非根际土壤具有1属差异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高原早熟禾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根际土壤的.通过KEGG注释表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关键差异代谢通路为群体感应和ABC转运蛋白代谢通路,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关键差异代谢通路为代谢信号转导通路和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通路.高原早熟禾根际对微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同时土壤环境中存在芳香族化合物的污染情况.土壤pH能够显著调控土壤关键差异微生物的结构,进而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调节植物的适应性和土壤生态微环境.研究结果能够为该地区土壤生物资源库的构建以及土壤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4期 v.49 9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下载本期数据